申請日2021.03.24
公開日期2021.11.12
IPC分類C02F3/28
摘要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包括反應池,所述反應池內壁轉動連接濾網,所述反應池內壁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反應池側壁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反應池側壁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側壁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端側壁固定連接有主動輪,所述電機輸出端貫穿反應池側壁延伸至第二凹槽內并固定連接有轉軸。本實用新型通過驅動電機轉動,帶動與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的轉軸轉動,帶動與轉軸側壁固定連接凸輪轉動,帶動與凸輪貼合的凸塊上下移動,進而帶動濾網上下振動,使得污泥不停的振動,將污泥快速分散開來,增大污泥與水解細菌和酸化菌的接觸面積,使得反應更加充分,提高反應的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包括反應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1)內壁轉動連接濾網(2),所述反應池(1)內壁開設有第一凹槽(3),所述反應池(1)側壁開設有第二凹槽(4),所述反應池(1)側壁固定連接有支架(5),所述支架(5)側壁固定連接有電機(6),所述電機(6)輸出端側壁固定連接有主動輪(12),所述電機(6)輸出端貫穿反應池(1)側壁延伸至第二凹槽(4)內并固定連接有轉軸(7),所述轉軸(7)上安裝有驅動濾網(2)上下振動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轉軸(7)遠離電機(6)的一端貫穿反應池(1)內壁并固定連接有圓筒(8),所述圓筒(8)遠離轉軸(7)的一端與反應池(1)內壁轉動連接,所述圓筒(8)側壁開設有多個噴孔(22),所述圓筒(8)側壁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攪拌葉(23),所述反應池(1)上端開設有滑槽(11),所述滑槽(11)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塞(17),所述滑槽(11)內安裝有驅動滑塞(17)在滑槽(11)內移動的第二驅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轉軸(7)側壁的凸輪(9),所述濾網(2)下端固定連接有凸塊(10),所述凸塊(10)下端與凸輪(9)側壁貼合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滑槽(11)內壁的往復絲杠(14),所述往復絲杠(14)一端貫穿反應池(1)側壁并固定連接有從動輪(13),所述從動輪(13)與主動輪(12)通過同步帶連接,所述往復絲杠(14)側壁螺紋連接有滑塊(15),所述滑塊(15)遠離從動輪(13)的側壁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推桿(16),所述推桿(16)遠離從動輪(13)的一端與滑塞(17)側壁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1)上端固定連接有進料管(20),所述進料管(20)與滑槽(11)連通,所述進料管(20)內壁轉動連接有圓板(18),所述圓板(18)側壁固定連接有轉桿(1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1)內壁開設有排水孔(24),所述反應池(1)上端內頂部固定連接有進水管(26),所述進水管(26)上端固定連接有漏斗(2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1)側壁固定連接有出料管(21),所述滑槽(11)與圓筒(8)通過出料管(21)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1)下端對稱固定連接有支撐柱,且所述支撐柱下端通過膨脹螺釘與地面固定連接。
說明書
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
背景技術
水解酸化工藝是根據產甲烷菌與水解產酸菌生長速度不同,在大量水解細菌、酸化菌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水解為溶解性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質轉化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從而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便于后續處理。
現有的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結構較為簡單,污泥容易產生堆積,不易于分散開來,導致污泥與細菌接觸不充分,從而大大降低了分解的效率。
基于此,我們提出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污水處理水解酸化反應池,包括反應池,所述反應池內壁轉動連接濾網,所述反應池內壁開設有第一凹槽,所述反應池側壁開設有第二凹槽,所述反應池側壁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側壁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端側壁固定連接有主動輪,所述電機輸出端貫穿反應池側壁延伸至第二凹槽內并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安裝有驅動濾網上下振動的第一驅動機構,所述轉軸遠離電機的一端貫穿反應池內壁并固定連接有圓筒,所述圓筒遠離轉軸的一端與反應池內壁轉動連接,所述圓筒側壁開設有多個噴孔,所述圓筒側壁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攪拌葉,所述反應池上端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塞,所述滑槽內安裝有驅動滑塞在滑槽內移動的第二驅動機構。
優選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轉軸側壁的凸輪,所述濾網下端固定連接有凸塊,所述凸塊下端與凸輪側壁貼合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滑槽內壁的往復絲杠,所述往復絲杠一端貫穿反應池側壁并固定連接有從動輪,所述從動輪與主動輪通過同步帶連接,所述往復絲杠側壁螺紋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遠離從動輪的側壁對稱固定連接有兩個推桿,所述推桿遠離從動輪的一端與滑塞側壁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反應池上端固定連接有進料管,所述進料管與滑槽連通,所述進料管內壁轉動連接有圓板,所述圓板側壁固定連接有轉桿。
優選地,所述反應池內壁開設有排水孔,所述反應池上端內頂部固定連接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端固定連接有漏斗。
優選地,所述滑槽側壁固定連接有出料管,所述滑槽與圓筒通過出料管連通。
優選地,所述反應池下端對稱固定連接有支撐柱,且所述支撐柱下端通過膨脹螺釘與地面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設置電機、轉軸、凸輪、凸塊和濾網,驅動電機轉動,帶動與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的轉軸轉動,帶動與轉軸側壁固定連接凸輪轉動,帶動與凸輪貼合的凸塊上下移動,進而帶動濾網上下振動,使得污泥不停的振動,將污泥快速分散開來,增大污泥與水解細菌和酸化菌的接觸面積,使得反應更加充分,提高反應的效率。
2、通過設置主動輪、從動輪、圓筒、滑槽、滑塞、推桿、滑塊、往復絲杠、出料管、噴孔和攪拌葉,驅動電機轉動,帶動電機輸出端側壁固定連接主動輪轉動,帶動通過同步帶連接的從動輪轉動,帶動往復絲杠轉動,進而帶動滑塞在滑槽內移動,將滑槽內的水解細菌和酸化菌通過出料管擠入到圓筒內,然后通過噴孔噴出,對污泥進行分解,電機轉動的同時會帶動圓筒轉動,帶動圓筒側壁固定連接的攪拌葉轉動,對濾網上流下來的污泥進行攪拌,增加污泥在反應池內的行程,進一步使得污泥與細菌反應的更加充分,操作簡單、實用性強。